1、【题目】17岁的高中生江某涉嫌犯罪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,案件尚在审理阶段,所在学校以此为由取消了其学籍,该校做法( )。
选项:
A.合法,学校可以取消江某学籍
B.合法,学校有处罚学生的权利
C.不合法,判决生效学校也不得取消江某学籍
D.不合法,判决生效前学校不得取消江某学籍
答案:
D
解析:
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》第四十四条规定,对于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,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以前,不得取消其学籍。
1、【题目】在归因训练中,老师要求学生尽量尝试“努力归因”,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,因为在维纳的成败归因理论中,努力属于()。
选项:
A.内部的,不稳定的,可控的因素
B.内部的,不稳定的,不可控的
C.内部的,稳定的,可控的
D.内部的,稳定的,不可控的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孔子曰:“上好则民莫敢不敬。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。上好信 则民莫敢不用情,夫如是,是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,焉用稼!”这段话表明孔子施教内容()。
选项:
A.责任性
B.脱离社会生产
C.具有全面性
D.结合社会生产
答案:
B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学校德育工作中经常采用的表扬与批评,奖励与处分的德育方法属于()。
选项:
A.说服教育法
B.品德评价法
C.榜样示范法
D.品德陶冶法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表明,遗忘的速度不是均衡的,呈现的趋势是()。
选项:
A.先慢后快
B.匀速加快
C.先快后漫
D.匀速减漫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西方教育史上,提出“泛智教育”和普及初等教育的主张,并对班级授课制做出系统阐述的著作是()。
选项:
A.柏拉图的《理想国》
B.昆体良的《论演说家的教育》
C.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
D.赫尔巴特的《教育学》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学生是人,是教育的对象,因而他们是
选项:
A.消极被动地接受教育
B.对外界的教育影响有选择性
C.毫无顾及地接受教育
D.能动地接受教育
答案:
B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男同学小陈平时自由散漫, 学习不认真,一天在课堂上用手机给班上的女同学发短信“曾某,我爱你 " ,被上课的王老师发现。王老师收缴了小陈的手机,并将短信内容向全班同学宣读,同时指责其“思想堕落,道德败坏”。下课后小陈要求王老师归还手机,王老师说,这是罪证不能归还,要交给学校德育处。校长指出王老师:①未经学生同意翻看短信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;②批评的话语侵犯了学生的人格权; ③收缴手机侵犯了学生的财产权; ④作为老师不能以违法的方式对待学生的违纪行为。你认为校长的说法正确的是()
选项:
A.①②③
B.②③④
C.①②④
D.①②③④
答案:
D
解析:
暂无解析
1、【题目】在老师指导下,学生利用图示方式对知识进行归纳整理,以促进自己所学知识的掌握。学生采用的这种学习策略是()。
选项:
A.复述策略
B.精加工策略
C.监控策略
D.组织策略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1972年,埃德加富尔在()一书中确定了“终身教育”思想,并提出未来社会是“学习化社会”。
选项:
A.《学会关心》
B.《学会做事》
C.《学会生存》
D.《教育:财富蕴藏其中》
答案:
解析:
1、【题目】《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(2010-2020年)》提出了教育战略目标。下列关于教育战略目标的选项中不正确的是()。
选项:
A.到2020年,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
B.到2020年,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
C.到2020年,终身教育体系全面形成
D.到2020年,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
答案:
C
解析:
暂无解析